工信部央行联手纾困中小企业,创业板注册制次新股天量狂飙

  受工信部央行等多部门联手纾困中小企业这一重大利好刺激,周三(11月24日)沪深股市强势整理,创业板注册制为首的小市值题材股加速狂飙。截至终盘:上证指数收报3592.70点,微涨3.61点,涨幅0.10%;深证成指收报14887.59点,微跌17.54点,跌幅0.12%;中小综指微跌0.42%;创业板综微跌0.11%。两市成交金额合计12021.49亿元,比周二缩小2%。

  证券人士指出,若超跌次新股近期洗盘,则还没上车的投资者赶紧吃“后悔药”吧!

  创业板注册制群再爆天量新纪录

  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,工信部、中国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陆续公布了一系列措施,多措并举帮中小企业解决实际困难。受这一重磅利好刺激,代表创业板注册制新股的“深注册制指数”小幅低开后便在接二连三的买盘推动下,以逼空之势单边上行,抖客网,完全不给踏空者任何回补的机会。最终,深注册制指数大涨了2.08%,为10月13日以来的单日最大涨幅。同时,该指数成交数量、成交金额分别是1319.9万手、564.16亿元,不仅比周二陡增了22.10%、32.09%,而且双双打破了创业板注册制诞生整整15个月来的最高纪录!

  9家注册制次新股涨停

  近端与超跌是主要特点

  盘面看,237家创业板注册制次新股有179家收涨。其中,国安达(300902)、中捷精工(301072)、安克创新(300866)、兰卫医学(301060)、川网传媒(300987)、商络电子(300975)、康平科技(300907)、漱玉平民(301017)和曼卡龙(300945)一共9家股票拉出了20%涨停;华安鑫创(300928)盘中20%涨停;金三江(301059)、锋尚文化(300860)、孩子王(301078)、本立科技(301065)涨幅大于10%,另有22股涨幅超过了5%。上市新股“N海力(301155)”凭借超低的市盈率,使得当日涨幅高达175.3%,167元的股价杀入了创业板注册制新股前10强。

  9家创业板注册制次新股同日涨停,这在注册制15个月来是非常罕见的。那么,这些次新股有着怎样的特点呢?细心的投资者发现,“超跌”或“近端”是引发股价井喷的诱因。具体点讲:“中捷精工”9月29日才上市,最近6个交易日已4次20%涨停;“兰卫医学”9月13日才上市,次日短暂爆炒后不到10天跌幅接近40%,直到10月29日才夯实底部;“川网传媒”上市2天被爆炒后,不到半年跌幅超过70%;“国安达”上市首日见顶后1周年之际跌幅高达68%;连续2个20%涨停的“商络电子”上市半年跌幅53%;“康平科技”上市11个月跌幅达到了68%;“漱玉平民”则是上市后不到2个月就被“腰斩”的次新股,目前已悄然逼近历史新高;“曼卡龙”则是上市5个月跌幅64%后震荡整理了3个月才向上突破。

  由此可见,上市后严重超跌以及上市3个月内的“近端次新”是资金追捧的主力。

  短期可能强力洗盘

  赶紧上车吃后悔药

  “预计创业板注册制新股将以洗盘的方式为踏空者提供吃‘后悔药’的上车机会。”记者采访的海通证券高级投顾张亮指出,“为什么主力资金要选择创业板超跌和近端次新股作为爆炒对象呢?这是因为超跌次新股具有股价相对低廉的优势,近端次新股则具有股本较小的优势,两者结合起来可以理解为‘不用花多少钱就能把股价拉起来’,自然是乐意的事情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深注册制指数此轮行情还没走多久,就已经5次打破成交数量和成交金额的最高纪录了。对于这一现象,投资者要注意辩证看待:一方面,‘近端次新股’不存在多少套牢盘,故很容易吸引资金追涨;另一方面,‘超跌次新股’上方套牢盘较大,解套盘与获利盘兑现,使得成交数量和成交金额急剧放大。从这个角度讲,分歧随时出现,并且会造成短期内剧烈洗盘。但对还没上车的投资者而言,面对深注册制指数此轮行情第21个交易日时间窗口的来临,一旦洗盘就要当机立断上车,否则连‘后悔药’都没有抢到的机会了。操作方面,重点掘金符合当前发展主题的超跌次新股,特别是上市以来跌幅百分之六七十的次新股,极有可能成为未来价值投资的温床!”

原标题:【工信部央行联手纾困中小企业,创业板注册制次新股天量狂飙
内容摘要:受工信部、央行等多部门联手纾困中小企业这一重大利好刺激,周三(11月24日)沪深股市强势整理,创业板注册制为首的小市值题材股加速狂飙。截至终盘:上证指数收报3592.70点,微涨3.6 ...
文章网址:https://www.doukela.com/zmt/52286.html;
免责声明: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
上一篇:老周侃股:每家上市公司都该有个敢说话的重要股东
下一篇:“A拆A”案例频现 投资者需理性看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