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耐特75%收入依赖境外 产能利用率约85%拟募资扩产

  拥有上市公司“基因”的康耐特,再度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。

  上海康耐特光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康耐特”)自称是中国领先的树脂眼镜镜片制造商,产品在美国、日本、印度、德国等80个国家进行销售,其出口收入占比超7成。

  尽管高度依赖出口,但康耐特的毛利率并不高。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前5月(报告期),公司毛利率仅34%左右。而申请创业板上市的明月镜片产品毛利率超过40%。

 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,招股书显示,康耐特上海生产基地2020年生产折射率为1.60及1.67的标准化镜片实际使用率为85.5%;生产定制镜片实际使用率为85.2%。江苏生产基地2020年生产折射率为1.499、1.56及1.74的标准化镜片实际使用率为90.3%。

  康耐特两大生产基地均未达到满产状态,而且上海生产基地实际使用率连续两年下滑,但公司依然希望通过上市募资提高产能

  前身创业板上市后业绩“变脸”

  10月7日,康耐特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。

  康耐特自称是中国领先的树脂眼镜镜片制造商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,按2020年树脂眼镜镜片制造产量计算,康耐特在中国树脂镜片制造商中排名第一,市场份额约为8.5%;按2020年的树脂眼镜镜片出口值计算,公司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商,市场份额约为7.3%;按2020年树脂眼镜镜片所得收入计算,抖客网,公司在全球排名第九,市场份额约为0.4%。

  资料显示,上海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,2010年3月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。

  不过,上市后,2010年至2012年,上海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,其中2012年甚至亏损84.12万元,上演了一出业绩“变脸”的戏码。

  2016年,上海康耐特光学有限公司以23.4亿元收购了从事金融服务业务为主的上海旗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,2017年8月,将公司名称变更为上海康耐特旗计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康旗股份”)。

  到2018年底,康旗股份全面剥离光学镜片生产销售业务,主营“大数据金融科技”,而下属眼镜镜片业务则通过业务重组,分拆至上海林梧实业有限公司(简称“林梧实业”)。

  2019年12月,康旗股份将公司名称更改为旗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旗天科技”,300061.SZ)。

  2020年10月,林梧实业变更公司名称为“上海康耐特光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”。2021年2月,该公司再度更名为上海康耐特光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,并于4月向港交所发起了第一次上市冲刺。

  招股书显示,康耐特2018-2020年的营收分别为8.54亿元、10.59亿元和10.93亿元;净利润为7850万元、1.12亿元、1.29亿元。2021年前5月,其营收达5.38亿元,同比增长增加47.7%;净利润达6460万元,同比增加98.8%。

  报告期,康耐特毛利率分别为30.6%、33%、34.9%和34%。而申请创业板上市的明月镜片产品毛利率超过40%。

2页 [1] [2] 下一页 

原标题:【康耐特75%收入依赖境外 产能利用率约85%拟募资扩产
内容摘要:拥有上市公司基因的康耐特,再度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。 上海康耐特光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康耐特)自称是中国领先的树脂眼镜镜片制造商,产品在美国、日本、印度、德国等8 ...
文章网址:https://www.doukela.com/zmt/26675.html;
免责声明: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
上一篇:传零跑汽车拟进行至少10亿美元香港IPO 此前估值约220亿元
下一篇:“连花呼吸健康公益行”向黑龙江多家医院捐赠连花清瘟